close

近代日本漢學的「關鍵詞」研究: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(廿八)

近代日本漢學的「關鍵詞」研究: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(廿八)秒殺搶購

近代日本漢學的「關鍵詞」研究: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(廿八)網友評鑑5顆星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
中文書-外國文學研究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550
  • 優惠價:9495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68

  • 近代日本漢學的「關鍵詞」研究: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(廿八)

    想了解更多近代日本漢學的「關鍵詞」研究: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(廿八)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本書探討近代日本漢學者如何自主地理解和詮釋漢字的「關鍵詞」,企圖藉由連串成組的關鍵詞,為「漢學」賦予新的定義,並開展相關的概念光譜。即「東洋倫理」、「孔子教」、「支那學」或「儒教倫理」、「國體」與「忠孝」道德,以及「天命」、「天道」、「皇道」「王道」、「革命」概念等等。說明這些概念如何以連動的方式在近代日本殘留,並以「國家倫理學」、「東洋倫理學」再生,成為「漢學」別名的原因。經由概念分析與哲學反省兩層次的交互照明,發掘儒學概念的不同意涵與面向。

      書中收錄論文七篇及年表,依論題旨趣與類型,分為三個方向:第二、三、四章為主題式論述,目的是闡發儒學及其相關概念在中日思想脈絡中的意義,並比較中日近代學術與思想史的基本性質;第五、六章以漢學者個論為主,探討其學術性格、思維方式、與所求之道的內涵;附錄一及附錄二作為上述諸論的背景補充,一則綜論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,二則探討近代漢學與西方思想文化的互動關係。附錄三則以思想年表加以總括。意在透過漢學者對上述概念的特殊闡釋,瞭解他們對儒學傳統的繼承和轉化,並與近代日本的學術發展、教育思維、和政治關懷產生對應。經由這樣的過程,彰顯近代漢學者在進行儒家概念的解釋時呈現的「普遍性」與「特殊性」之間的張力,以及他們在「文化認同」與「政治認同」間取捨時的張力。進一步使日本漢學的研究奠基在儒學文本的義理分析上,同時與東亞儒學的經典詮釋接軌,並開啟與西方詮釋學對話的可能性。

     

    目錄


    緣起

    第一章 導言:近代日本漢學研究的觀點與方法
    一 近代日本漢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
    二 近代 日本 漢學
    三 觀點與方法
    四 概念及意涵

    第二章 「漢學」「儒教」「孔子教」與「支那學」由「儒學」的表數論近代日本漢學之內涵與特徵
    一 「儒學」的表述與宗教性論爭
    二 「儒學」的轉型
      (一) 由古典註釋之學到經世濟民之學
      (二) 「宗教」(religion)概念的確立與「漢學」
    三 「儒教主義」式的教育
      (一)教育與宗教的衝突
      (二)日本式「孔子教」的出現
    四 「漢學」與「支那學」間的齟齬
    五 表述的曖昧性與生產性

    第三章 「東洋」「東亞」「西洋」與「支那」-----近代 日本對國家主體性和普遍性的企求
    一 「東洋」的複義
    二 歷史上的「東洋」圖像
    三 實體或是想像的?----「東洋」「東亞」論
      (一)「東洋」論
      (二)「東亞」論
    四 顯在的副題「西洋」與潛在的主題「支那」
    五 表層的連續與內在的斷裂

    第四章 「天道」「天命」「王道」與「皇道」------由近代日本天皇政治論德治與血緣的扞格
    一 由中央到終端
    二 中 日帝王的神聖化
    三 天皇親政與『天道』 『天命』論
    四 『王道』『皇道』之樂土:滿州國
    五 文化的繼承和轉化

    第五章 井上哲次郎的《敕語衍義》----關於『忠孝』的義理新詮
    一 井上哲次郎其人及其所撰《敕語衍義》
    二 儒家道德論的抬頭
    三 《敕語衍義》『忠孝』觀的特色
    四 忠孝難兩全?與中國傳統君臣 忠孝思想的比較
    五 重特殊而親普遍的思維

    第六章 服部宇之吉的『孔子教』論----關於『革命』及『國體』說的考察
    一 中國的「孔教」、日本的「孔子教」
    二 現實的中國和理想的中國
    三 「湯武放伐」與「易姓革命」的詮釋
    四 「國體」說---近代日本的咒縛
    五 漢學的實踐性

    附錄一 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---漢學私塾、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
    一 近代的漢學塾
      (一) 首都圈的漢學塾
      (二) 地方的漢學塾
    二 漢學社群---以「斯文會」為例
      (一)「斯文學會」的成立及其背景
      (二)「斯文會」的組織與活動
    三 民間祭孔活動
    四 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

    附錄二 「西洋倫理」與「東洋道德」的交會---由井上哲次郎對「東洋哲學史」           的實踐談起
    一 關於日本哲學史的省思
    二 從蘭學到英法哲學的移植
    三 學院哲學的形成與「東洋哲學史」提出
    四 西洋倫理與東洋道德的輪攝

    附錄三 近代日本漢學思想年表
    參考書目
    名詞索引
    人民索引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muekv75024 的頭像
      muekv75024

      muekv75024的部落格

      muekv75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